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重磅!西城出手了!


新学期以来, 北京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招可谓一个接一个!

11月25日,在2024年西城区教育科研月开幕式上,继朝阳、东城、海淀等区之后,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西城分院官宣成立。


同时,首批西城青少年创新学院区级培养基地也随之亮相,包括北京小学、北京八中等14所中小学,以及1个中学创新实验基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另有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授牌为高校实践基地,10家博物馆、科普基地、高新企业授牌为社会实践基地。

“千呼万唤”的西城青少年创新学院将会打造怎样的“西城模式”?首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有哪些看点?未来西城区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有哪些新动作?一起来看——

聚焦数学、科学、人文三大领域

打造“3-2-1-N”培养模式

据了解,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西城分院将聚焦数学、科学、人文三个领域,统筹整合中小学校、校外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科普基地、高新企业等资源,构建“培养基地”“实践平台”“成长中心”“创翼天地”四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衔接、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横向整合的培养机制,打造具有西城特色的“3-2-1-N”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据介绍,“3-2-1-N”培养模式通过建设校-区-市三级基地搭建“高校”和“社会”两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设教师创新发展成长中心以及开展“创翼天地”实践创新项目和成果展示活动,为西城区乃至北京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未来,创新学院将与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联合开发先修课程,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走进重点实验室、科普场所、高新企业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大中小学教师也将通过该学院“流动”起来。西城区将聘请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到中小学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科研究项目,共亨课件、学术报告等教育资源,助力区域创新人才培养,中小学教师也将走进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资源单位,开展跨学科、跨界参访交流拓宽教育视野。

15所区级培养基地校有啥看点?

据圈友分享,首批西城青少年创新学院区级培养基地包括8所小学、6所中学,以及1所中学创新实践基地。具体名单如下表:


京教君注意到,西城首批创新人才区级培养基地校释放出三大新看点——

首次把小学列为培养基地校

此次西城首次把小学,且是区内的8所优质小学纳入了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的名单中,这意味着小学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可以预计,未来西城区可能在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面会有更多的发力,西城区具有创新潜质和兴趣的小学生也将迎来更多的机会来参与。

业内人士建议,小学家长一方面要利用好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资源,另一方面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定制适合自身的科学素养提升规划。可以利用小长假,陪伴孩子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参加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他们的科学素养赋能。因为即便孩子只是普娃,从小多接触科学知识,多培养科学思维,对后续学习数物化生也会有极大的助力。

西城多所中学名校入选

在中学区级培养基地校中,西城多所中学名校入围,除了网传的“五金刚”,即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北京八中、北师大二附中、北师大附中,另外两所市级示范高中校一六一中学和三十五中也进入基地校行列。未来,伴随教育集团化推进,这些区级培养基地校将在各教育集团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拥有“八少八素”的北京八中在北京乃至全国的超常教育领域具有标志性的影响力。作为首批北京市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北京八中开设了学科竞赛课程和“强基”课程,科学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学生年龄跨度从十岁到十八岁,帮助学生通过有趣的科普课或实践活动,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研究方向。

近年来,北京四中致力于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培养模式。今年7月,北京四中启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6所全国知名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北师大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确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未来将主要聚焦“工程类”和“科学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丘班”和“贯通班”的培养模式探索拔尖与创新的统一,为集团内更多优秀的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平台。

近年来,无论是备受社会瞩目的钱学森班,还是接连摘得国际科技比赛大奖的抢眼表现,都预示着北师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逐步形成独特的模式。尤其是钱学森班,近年来社会认可度非常高。

北师大二附中除了面向人文方向优秀学生开设了文科实验班,同时还开设了理科实验班和项目式学习实验班。去年4月,北师大二附中成立了西城区首个航空航天实验班,致力于培养航空航天领域预备人才。

一六一中学近年来参与北京市多项面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充分运用大学、科研院所的平台,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提供参与前沿科学研究的机会,提升科学思维,培养综合能力。

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试点校,北京三十五中从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实践三个纬度,着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该校“科技班”以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为目标,助力更多有科学兴趣和科学潜质的青少年投身科学技术相关行业。

部分学校已开启贯通培养探索

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西城分院旨在落实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逐步形成大中小学段贯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此次入选首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中,已有部分学校开启了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的探索。

比如,前不久,北师大实验中学发布消息:自2025级高中开始,学校在原有班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根据三种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三种班型——“全三年培养模式”班型、“2+1培养模式”班型、“2+3+1培养模式”班型。其中“2+3+1”班型更是剑指初高中贯通培养,将初高中打通,进行集团内初高中六年贯通式培养。

此外,北京三十五中从2008年开始,便进行了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开设了六年一贯制项目班,通过六年一贯制,把初高中课程打通从而进行贯通人才培养。

可以预见,西城区这些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未来也将继续在小初高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拓新模式,提供新路径,贡献新方法。

创新人才培养将辐射全区所有中小学、职业学校

据北京日报报道,西城区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该区所有中小学、职业学校都是创新人才培养校级基地。

西城区教委主任蔡冬梅介绍,将建设校、区、市3级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校将在数学、科学、人文领域至少选择1项,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建设特色课程体系、成立学科导师团、开展学科项目研究等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各教育集团牵头校将分批确定为区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面向集团校和联盟校学生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联合高校等校外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贯通课程等,开展科研实践项目研究,定期开展学术研讨。

可以预见,未来西城区将会有更多的面向全区、全体学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出炉,只要拥有创新潜质的学生都将有机会参与培养。“京城教育圈”将持续关注,敬请期待。

编辑 | 京教君

素材来 源 | 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西城官微、京城教育圈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青海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在持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新课标精神的教育大背景下,为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且综合素养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扎实推进人丰课堂教学研究,大力促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 “三润” 智慧课堂建设,人大附中丰台学[全文]
    2024-12-12 03:48
  • 新学期以来, 北京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招可谓一个接一个!11月25日,在2024年西城区教育科研月开幕式上,继朝阳、东城、海淀等区之后,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西城分院官宣成立。同时,首批西城青少年创新学院区级培养基地也随之亮相,包括北京小学[全文]
    2024-11-28 03:53
  • 距离考研还有25天,大家备考进度如何啦?考研到了最需要咬紧牙关的时刻,小研想说:人会经历很多次失败,我们都会常常想,要是能再试一把,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可惜,生活没有彩排,谁也不能模拟一场人生。但!考研可以!离25考研还剩下最后3周多的时间,[全文]
    2024-11-26 03:55
  • 教研活动可能也是我们的教育独有的特色之一,因为只有我们有教研室、教研员。作为教学研究的领路人,教研室的教研员在各种教研活动和教改活动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老师们发现,目前学校的各种教研活动真的是太多了,已经到了大家难以应付的程度了。难道[全文]
    2024-11-24 03:54
  • 喀什零距离微信公号11月18日消息,11月18日15时25分许,喀什市第八中学5号宿舍楼(男生宿舍)学生前往教学楼上课时,一名学生在宿舍楼一楼门前不慎跌倒,引发踩踏,造成3人重伤,正在全力救治中,11人轻伤留院观察。事发后,喀什地区、喀什市[全文]
    2024-11-20 02:20
  • 国际教育知名媒体人赵刚根据英国《卫报》2024年11月5日报道,英国教育部将官宣上调2025/2026学年英国当地学生本科学费。报道称,英国大学(主要是英格兰地区的大学)本科年度学费自2017年以来,一直维持在9250英镑。2025年秋季开[全文]
    2024-11-06 03:46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青海新闻网 qh.newsfc.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