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厦门航标处传来消息,厦门新机场运沙航道JH14号多功能灯浮成功投放,这是厦门航标处继研发应用航标遥测遥控系统、航标助航信息发布平台、航标助航指南、航标气象观测站等之后,会同福建省科技厅海洋研究所,为提升航标服务水平、保障船舶通航安全、服务港口经济发展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
据了解,航行船舶通过导助航设施进行船舶定位导航、识别航行水域障碍危险,但还会受风、浪、流及能见度等多个海上环、要素限制。多功能航标是在保留既有导助航功能基础上,通过搭载态势感知系统,可以为船舶提供更加全面、准确、量化的海上环境助导航信息。JH14号灯浮位于翔安厦门新机场建设水域,与周边导助航设施为过往航行船舶及新机场建设提供有力的导助航服务。新改造完成的JH14号灯浮具有显著的“高科技”、“多功能”、“中国芯”等智能化航标特点,在保障传统视觉航标效能基础上,增配北斗定位终端、能见度仪、气象仪、多普勒流速仪、波浪仪、电子罗盘加速度仪以及摄像仪等传感设备,能够实时捕捉气象要素、能见度、水文信息、水质参数的实时量化数据,并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至岸基终端平台。今后,该浮标将实时监测发布周边水域气象水文环境,有助于实时监测周边水域海洋生态环境变化,降低海洋研究开发的经济成本,向航经船舶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智能化导助航服务,为筑牢厦门新机场建设海上安全防线提供新助力。
开展多功能航标建设,旨在提高近岸海洋环境监测预警能力,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助航模式,并为海事安全监管和海洋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据悉,厦门航标处未来将利用辖区航标分布点多、面广的资源优势,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辖区多功能航标开发计划,努力建设高时效、高精度的海上环境综合感知系统,集成航海保障、海洋气象、通航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等要素信息,逐步打造以多功能航标为代表的新型导助航体系,致力航海保障信息化服务与港口生产智能化建设全面结合,积极服务海上搜救、海上养殖、交通组织、海洋管理开发等行业,深度融合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从而进一步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助力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实现港口智慧、绿色发展。(张启智)
上一篇 没有了